“山大石头多,出门就爬坡,只见石头不见土,玉米长在石窝窝。春种一大坡,秋收一小箩......”当了36年的人大代表刘登荣再次哼起了这首民谣,西畴人民艰苦奋斗、西畴县从石漠变成绿洲的场景像电影一样在他的脑海里回放。
荒山秃岭、怪石盘亘,河道断流、重山阻隔。这就是西畴县过去的自然环境状况,99.9%的山区、75.4%的石漠化,一个被外国地质专家称为“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”。
20世纪90年代,面对山大石头多、人多耕地少、石漠化程度深、水土流失严重的生存困境,26万西畴人民没怨天尤人,没坐等受穷,用热血汗水向大山宣战、与石漠抗争,在炸石造地、劈山开路、治石治贫的长期斗争中,形成了“苦熬不如苦干,等不是办法,干才有希望”的“西畴精神”。
30多年来,西畴人民以“开天辟地、战天斗地、改天换地”的豪情壮志不断丰富和发展“西畴精神”,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,实现了从石漠遍布到喀斯特绿洲的美丽蝶变。
让贫瘠的土地、怪石嶙峋的石山披上绿装,让脆弱的生态环境得以修复,绝非一件易事。
木者,一个藏在山窝里,贴在石壁上的村庄。曾是西畴有名的“口袋村”,几十户人家居住在山旮旯里,村里没有一块像样的耕地。刘登荣介绍,那时县委政府号召百姓搞“三保台地”,听到这个消息,村民们都很兴奋,很快就把群众召集起来了,但是没人做过,不知道怎么做。
1990年12月3日,村民们用土炸药在木者村的摸石谷点燃了炸石造地的第一炮,105天,仅用锄头、炸药、炮钎、大锤等简单的工具,建造了660亩保水、保土、保肥的“三保”台地,将人均耕地从0.8亩提高到1.2亩。“当年就种上杂交玉米,产量竟是以前的4倍,家家户户堆满金灿灿的玉米,有的人家的房梁都被大串大串的玉米棒子坠断了,常年拎着口袋四处借粮出了名的‘口袋村’,摇身一变成了‘卖粮村’。”刘登荣回忆,通过土地整治,村民们才有了安身立命的“本钱”。有了土地,踏实苦干的木者村民在上面栽种烤烟、辣椒、玉米和生姜,增收小有成效,但离致富的路还有很长。
“种植玉米这些作物,只能填饱肚子,经济回报小,有时候甚至连种子和肥料钱都赚不回来。”后来,勤劳的木者群众种起了经济价值更高的连翘。“每亩连翘的收益在2万元左右,大家种植的积极性都很高,现在已经发展种植了50亩连翘种植,未来还要把660亩‘三保’台地全部种满连翘。”看着产业发展、群众增收,刘登荣满是自豪。
木者村的蜕变是西畴人义无反顾向大山宣战、与石漠抗争的一个缩影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西畴人治理石漠面积10万余亩,封山育林、植树造林150多万亩,森林覆盖率从25%提高到54.83%。西畴群众还主动将自家的1.5万亩林地划入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为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
“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。现在的西畴出门就见绿,路修到了家门口,人民群众住上了小洋房,30多年来,西畴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这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......”刘登荣脸上挂满了喜悦。
在2021年COP15大会上,西畴县被命名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”,昔日的石漠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,大山深处是一片片坚果、八角、柑桔、猕猴桃……茶厂、香料厂也相继落地建设,产业链不断延伸,农民收入稳步增加,曾经让人望而却步的“石旮旯”已成为西畴人民发展致富的“金疙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