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代表风采】人大代表吴明富:以“技”赋能 履职有“术”

作者:钱成梭 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文山人大网     时间:2025/9/24 17:04:17     点击数: 1659          

  “明富呀,你快来看看我家猪崽是不是有点不对劲?”正午的太阳烤得人浑身发燥,吴明富的手机急促地响了起来。他挎上兽医箱,汗水顺着额角往下淌,急匆匆地往大吉厂村委会小吉厂自然村杨华忠家赶去——这样的场景,在他的生活里已经重复了十多个春秋。从养猪户到村兽医,从村“两委”干部到县、乡人大代表,吴明富的脚步始终围着乡亲们的“钱袋子”转。

  图为吴明富给猪打针

  2009年被聘为村兽医前,马关县篾厂乡大吉厂村党总支书记吴明富曾是村里普通的养猪户。那时的他,最懂养殖户的揪心,“猪一病就慌神,自己啥也不会,只能花钱请兽医,往往钱花了,猪还救不活。”一次暴雨后,他精心照料的十几头仔猪接连患病,眼睁睁看着它们奄奄一息,自己却束手无策,这件事成了他心里的一根刺。“必须把技术攥在自己手里!”吴明富咬着牙许下承诺。

  此后的日子里,吴明富成了“拼命三郎”。他省吃俭用买来三十多本养殖专业书籍,白天守在猪圈里观察猪吃食、排便、精神状态,把每只猪的生长情况记在本子上;晚上就看兽医书本,密密麻麻的笔记足足写了两大本,猪的生理结构、常见疫病症状、疫苗接种流程被他画成直观的图表贴在墙上。遇到啃不动的“硬骨头”,他就到乡上向兽医请教,甚至自费跑到邻县的大型养殖场当“学徒”,跟着技术员摸爬了一个多月。

  虽然学习格外刻苦,但第一次尝试给猪打针时,因剂量掌握不准导致仔猪出现状况,吴明富心疼得几夜没睡;为试验新的防疫配方,他特意留出自家两头猪做对照,结果其中一头出现不良反应,他守在猪圈里观察了整整两天两夜,直到猪恢复活力才松口气。靠着这股韧劲,吴明富的技术越来越好,摸一摸猪的耳根就能判断体温,听一听呼吸就知道是否患病,打针、配药、防疫样样精通。他的猪圈成了“样板间”,猪儿个个膘肥体壮,发病死亡率远低于村里其他养殖户。

  图为吴明富和乡工作人员走访养殖户

  “明富,你教教我们呗!”看着吴明富的成功,村民们纷纷上门求助。吴明富一口答应,干脆在村里开起了“养殖课堂”,从猪舍搭建、饲料配比讲起,手把手教村民打针喂药。大吉厂村弯厂沟自然村村民罗兴楷刚开始养猪时,连疫苗都不会打,吴明富连续几天上门指导,直到他能独立操作;村民吴开平家猪群闹腹泻,他顶着烈日跑过去诊断,当场配药,还帮着清理猪舍、消毒。在他的带动下,村里养猪户越来越多:多的一户养到50多头,少的也有5头,养猪成了村民增收门路。

  图为新修的村道

  几年下来,吴明富积极帮群众解决难题成了一种习惯,也备受群众信赖。2012年,他被村民推选为篾厂乡人大代表;2016年,他进入村“两委”班子;2021年,当选马关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。身份变了,但为民服务的初心没变。除了帮助群众发展养殖业,他还拓宽服务范围。走访中,有群众反映,村里的土路坑洼不平,农产品运不出去。他多次向乡党委、乡人大主席团反映,争取到项目资金,带领村民投工投劳修建村道,如今小货车、三轮车能直接开到田间地头;有了这条通村路打底,他又牵头发展特色种植,组织村民种蔬菜、水果。养殖和种植成为全村群众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。

  图为发展的生姜产业

  吴明富还实时关注群众需求。2024年村里修缮农村公路时,施工队不小心损坏了一家养猪场的水电设施,导致水电供应中断,已冻死50余头小猪崽,猪的饲养和疾病防治也都面临困境。吴明富得知情况后,立即赶到现场协调处置:一边联系施工方确认责任、制定修复方案,并协调工人开展抢修;一边耐心安抚养猪场负责人的情绪。经过一天的紧张抢修,猪场的风机重新转动,水电供应及时恢复,最大限度降低了猪场经济损失。

  如今的大吉厂村,圈舍里牲畜肥壮,田埂边的瓜果缀满枝头,硬化后的村道上车辆往来穿梭,一派兴旺景象。吴明富的兽医箱依旧常伴身边,人大代表的记事本上写满了新的民生诉求。

  • +
  •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