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山市第四届人大代表、大以古社区党委书记彭福跃,以满腔的热情、爱心与责任心,为社区的“一老一小”构筑起温暖的港湾。
晌午时分,走进大以古社区的“老年幸福食堂”,只见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午饭,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神情,每一道皱纹里似乎都藏着幸福的故事。李保良老人说,“这里啊,就像我们另一个家,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来这儿吃饭,饭菜合口,还有这么多老伙伴陪着,这就是我们的幸福。”

社区老人在幸福食堂吃饭
大以古社区有3个居民小组、19个小区,60岁以上老人约占社区总人口的19%。2021年彭福跃当选文山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后,首先考虑的是解决社区老人“做饭难”“吃饭难”的问题。彭福跃说:“社区买菜比较远,年轻人上班后,老人和孩子买菜不方便,走访中发现越来越多的老人吃饭难。”

彭福跃和社区老人过节
彭福跃通过外出学习详细了解“老年幸福食堂”模式后,撰写了建设“老年幸福食堂”的建议并提交到文山市人大常委会。当建议转交到民政部门后,才知道该项目是省级项目,程序繁杂。为了争取项目,彭福跃花费10多天时间,入户走访居民和调研梳理,收集到高龄、孤寡、独居、空巢等困难老人对“老年幸福食堂”的强烈需求,为项目争取提供有力依据。通过反复修改材料,成功争取到老年幸福食堂、省级七彩乐龄之家等项目试点经费34.8万元。在社区共同努力下,2022年6月30日,“老年幸福食堂”正式营业。黄德义老人称赞道:“彭福跃代表考虑得很周全,食堂刚开业就整合了社工、社区志愿者、社会慈善机构等资源,为食堂提供了保障。比如,有些老人行动不便不能来食堂,社区志愿者就送餐到家。”

社区养老服务中心
食堂营业后,彭福跃将原有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融合,利用服务中心棋牌室、图书室、舞蹈室、休息室等功能室,新增日间照料、文化娱乐等服务项目,让老人们吃饱玩好。“项目还是比较多,社区协调了卫生服务中心为老人进行健康监测,开展知识讲座、文艺表演等活动,组织志愿者为一些子女上班忙、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洗漱、穿衣、进食、谈心等服务,为老年人提升了幸福感。”社区居民侯应良介绍说。

社区儿童之家
对于社区的孩子们,彭福跃也倾注了无尽关爱。他组织建设的“少年儿童之家”,为孩子们提供日常学习、娱乐、交流的空间。举办“传承地名文化——守护乡愁记忆”夏令营活动,带领孩子们重走老文山的钟秀门、望华门、威远门,参观文笔塔、西华公园、五子祠等标志性建筑,探寻老地名背后的故事,增强孩子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。彭福跃表示:“只要孩子们能快乐成长,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。社区还举办了集体生日宴会,为留守儿童送去生日祝福。协调一些企业开展爱心捐赠,为困境儿童送去温暖。”
在彭福跃的带领下,大以古社区处处洋溢着温暖与关爱,无论是老人还是儿童,都在这里找到了幸福的依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