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】丘北树皮乡:
人大“四单”赋能 绘就集镇“五美”新篇

作者:供稿:丘北县人大常委会 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文山人大网     时间:2025/6/11 16:42:39     点击数: 9303          

  丘北县树皮乡自2023年10月被文山州委确定为美丽集镇建设试点后,树皮乡人大主席团主动作为,创新推出“制单、派单、领单、评单”的“四单工作法”,构建起“党委领导、人大监督、政府主抓、代表带头、群众参与”的高效工作格局,推动集镇实现“环境美、生活美、人文美、产业美、治理美”的“五美”华丽蜕变。

  规划先行 人大献策绘蓝图

  乡人大主席团组织县、乡人大代表成立专题调研组,深入集镇规划区域开展地毯式调研。通过召开院坝会、火塘会共计32场,发放1200余份民意调查问卷,梳理出基础设施薄弱、环境卫生脏乱等6大类28个问题清单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“污水横流、垃圾围村”问题,代表们联名提出的污水管网建设建议,被树皮乡人大主席团列为年度重点督办事项。


图为树皮乡集镇

  在规划编制上,建立“人大代表+专业团队+乡贤能人”机制,代表们全程深度参与。围绕彝族文化保护与弘扬,积极贡献特色设计理念,为规划提供丰富参考。严格落实“四议两公开”制度,代表们深入村组宣讲规划方案,组织16场村民代表大会对总体规划进行票决,赞成率高达98.6%。面对门头改造风格争议,人大代表们牵头组织多方比选,敲定最终方案。

  统筹推进 代表担当促落地

  推行“1名党政主要领导牵头+5名人大代表监督+N个部门协同”的项目包保机制,将4大类40余项重点工程细化为责任清单。县人大代表、乡党委书记主动认领污水管网建设重任,带领团队完成10公里主管网铺设,彻底解决困扰群众20年的雨污混流难题。


图为人大代表督促沿街商铺做好卫生

  运用“人大代表项目督导制”,将20余名县乡人大代表编入8个专项工作组,实行“周督查、半月调度、月通报”。在裸房整治中,代表们逐户沟通动员,推动完成集镇291户、43787平方米,沿线村庄153户“裸房”外立面进行改造。开展“人大代表亮身份·美丽集镇我先行”活动,代表们带头拆除违建12处,清理垃圾死角87处。树皮村党委书记刘金德等代表积极动员商户自筹资金,推进外立面改造工作,取得较好成效。

  党群联动 代表架桥聚合力

  构建“代表联络站+网格员+微信群”民情收集网络,9个代表微信群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26条。针对污水淤积问题,代表们实地勘察后迅速协调解决。面对项目建设引发的征地补偿等矛盾,代表调解专班运用“小板凳议事会”化解纠纷16起,保障绿美公路等工程顺利推进。开展“最美庭院”“文明商户”评选活动,代表们带头创建示范户,形成“一户示范、带动一片”的良好氛围,加速推进美丽集镇建设进程。

  建管并重 代表监督保长效

  由5名专业人大代表组成质量监督组,对建设项目进行全流程跟踪监督,在垃圾处理站、污水处理厂等工程中,及时督促整改问题。每年组织人大代表开展项目满意度测评,2024年群众满意度达99.8%。针对集镇卫生管护薄弱环节,代表建议成立管理委员会,通过收取摊位费保障资金,招聘保洁员实现全天候保洁。

  推动出台《树皮村集镇管理公约》,代表们参与调研提出的“门前五包责任制”“商户信用积分制”等建议被采纳。建立“人大代表+网格员+保洁员”巡查机制,发现的127件问题全部整改到位。


图为人大代表组织群众美化公路

  凭借“四单工作法”的扎实推进,树皮乡美丽集镇建设硕果累累:环境方面,绿化覆盖率达42%,空气质量优良率100%,获评省级卫生乡镇;生活方面,智慧停车场等便民设施落成,群众幸福感满意度达98.2%;人文领域,彝族火把节、辣椒文化节声名远扬,吸引超30万人次游客;产业发展上,农文旅融合带动1200余人就业,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;治理层面,“五治融合”模式成效显著,矛盾纠纷同比下降60%。

  下一步,树皮乡人大主席团将持续发挥制度优势,深化“代表+”模式,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更多人大智慧与力量。

  • +
  •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