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全过程人民民主文山实践】文山市:探索实施议政代表会 激活基层民主“神经末梢”

作者:罗佳贵 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文山人大网     时间:2025/4/16 9:05:14     点击数: 5614          

  走进文山市新平街道里布嘎社区未成年人保护站,崭新的设施设备已安装到位,桌椅摆放整齐,功能区域划分明确。墙上充满童趣的绘画,涵盖安全教育、品德培养、美好梦想等多元主题。“群众盼了多年,现在终于建成了,社区里留守儿童、单亲家庭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权益也有了保障。”里布嘎社区党委书记屈用末欣慰地说。

  里布嘎社区地处城中村,为居民提供了大量务工机会,导致部分儿童监护缺失。根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,城市街道作为上级政权的派出机构,不设人民代表大会,没有本级人大代表,使里布嘎社区居民参政议政、反映问题的渠道极为有限。“大家都希望成立一个未成年人保护站,不知道该去哪儿反映,就算反映了,谁来监督。”屈用末无奈地说,此前街道尝试解决,因为“无专项经费”“无明确权责”等难题,没有实质性进展,也暴露出基层治理的短板。

  2023年,经州、市两级人大常委会研究部署,在新平街道试点推行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。新平街道围绕“议好政”“盯住事”“履实责”三大核心任务,通过广泛民主推荐和严格筛选,吸纳中共党员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、市人大代表、市政协委员、市级党代表等各界人士成为议政代表。

  议政代表会每年分年中、年底两次召开,主要议程包括听取和审议街道工作报告、计划财政报告,票决街道重大民生实事等。会议内容和程序与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基本一致,区别在于参会人员为街道人大工委聘任的议政代表。通过定期召开议政代表会议,规范会议流程,形成了“问题收集—分类交办—跟踪督办”的全流程工作机制。针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,规范处理流程,明确各环节责任,通过灵活多样的协商解决机制,大幅提高了问题解决效率,确保每条建议都能得到回复。

  在探索实践过程中,新平街道不断创新,打造出“新·邻议家”品牌。“网格话家”推动代表工作落实,以1个代表工作站为依托,按照三级网格化模式,将市级人大代表和街道议政代表分配到271个微网格,实现辖区住宅小区、居民小组、行政单位、企事业单位、商圈市场、医院、学校的代表联系全覆盖,把居民的“呼声”转化为“掌声”。“可视知+”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注入新活力,通过“代表在家门口联系群众、拉家常式收集民意、以家庭式会议议大家事”的方式,让代表工作更贴近群众。“数字亲家”助力参政议政,利用腾讯会议系统搭建代表与群众的视频联系通道,实现问题的收集、流转和办理高效化。“民意如家”畅通民意渠道,通过议政会议提、接待群众听、上门走访、微信扫码、民情收音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民意。“制立于家”规范代表工作,通过议政代表会制度试点,建立5项制度、充实2项职责、出台3个办法、完善台账资料,让工作有章可循。在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,2024年,新平街道议政代表提出28件意见建议,涉及小区综合治理、产业发展、道路维护等多个领域,已解决24件,其余4件也在稳步推进。其中,议政代表屈用末在2024年6月提交的《关于在里布嘎社区成立未成年人保护站》的建议总算得到落实。

  新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邓泽介绍,街道严格依照议政代表制度相关程序,推动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站的建议,并明确责任部门,加上议政代表跟踪监督,建议实现高效落实。

  文山市新平街道党工委书记楚戴岭表示,议政代表制度,填补了基层“治理空白”,推动解决了城市街道、社区一大批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。腾龙社区、新平坝社区借助民情账本,成功解决生态环境、宅基地安置等历史遗留难题;里布嘎社区组建民生实事项目监督组,保障了城中村改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;畅林苑小区成立“交警队+微网格员+物业保安”服务队,成功化解28起矛盾纠纷;新安社区利用多媒体平台将民意“数字化”,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多件,使泰康小区从基层治理的薄弱区域转变为群众满意的典范;红旗社区议政代表鲁春红广泛听取群众意见,带领庄子田村民发展仙人掌产业,走出一条特色致富路。一件件民情民意真正转化为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实事,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。

  依托新平街道的成功经验,文山市开化街道、卧龙街道在推进中也不断创新,推动三个街道共同探索形成“1支议政队伍+1套议事规则+2次议政会议+N次协商解决”的“4+N”模式,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各街道结合自身实际,创新协商形式,将民主协商延伸至社区、商圈和居民小组,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“关键小事”。截至目前,三个街道共票决出15个民生项目,涵盖污水管网改造、休闲广场建设等内容。通过“群众点单、代表定单、政府买单”的模式,有效解决了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让民生实事落地见效,让基层治理更具温度、更贴近民心。

  • +
  • -